你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小说 >

李清照赵明诚(易安情)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李清照赵明诚小说全文大结局

2024-12-27 21:36:01    编辑:wang
  • 易安情小说

    看过了《易安情小说》,才知李清照赵明诚之间有这么细腻的情感,很高兴读到这本书,我喜欢。

    李清照 状态:已完结 类型:玄幻科幻
    立即阅读

《易安情小说》 小说介绍

郭夫人见赵明诚,忙招呼道:“明诚,你怎么才来,快来坐。”赵明诚见机,忙坐到了二哥赵思诚的边上。“哼,你大哥回京,你也不露面,整天就知道捣鼓那些破石烂铁,难道不念兄弟情谊,那些身外物比亲情还重要?”赵挺之斜眼视以赵明诚,脸上满是不悦。赵明诚忙站起来躬身道:“父亲教训的是。大哥回来,我理应要多多陪一陪,只是因为最近事务繁忙,一时间耽搁了,请父亲责罚。”

《易安情小说》 第章 免费试读

  赵明诚得到了天佑的回报,说在晁冲之家看到了晁补之的身影,还带着一个少年。这样的消息是赵明诚事先所不能想象的。
  他让天佑安排人在晁冲之家门口盯着,主要是要了解到晁冲之和颜姑娘之间的动态,以防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况而,他还不是很清楚李家和晁家之间就李清照和晁冲之的姻亲之事有什么议论。
  故而,赵明诚不得不多一个心眼。没想到,却发现了晁补之从山东赶到了汴京。
  “你确定是晁补之?没弄错吧。”赵明诚在书房来回踱步,负手问天佑。
  天佑一拍胸脯,信誓旦旦答道:“公子,盯梢的是我的好哥们。有一次公子参加诗会,我临时喊他来跟着我帮忙。那次诗会晁补之先生也在,我那哥们记忆力好,远远看了一眼,就记住了。起先他可不知道是晁补之先生,不过他回来跟我说进去的人,描述起来和晁补之很像,我就知道是他,准没错。”
  赵明诚听罢后,想了想,心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要将其变成机会,还要打听出晁补之匆匆来汴京的真实意图。
  譬如说,晁补之匆匆来京,以赵明诚的判断,似乎有很多理由。来京访友等,都极有可能。
  但赵明诚却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因晁补之还带着一位衣着不似仆从的少年,如果他猜测的不错,那应该是他的子侄一辈。
  或而说,晁补之此次前来,是直接兴师问罪于晁冲之的。那么,如果是这样,那他一定得到了什么消息,更可以说是晁冲之直接告诉了晁补之。
  想来想去,想不到一个头绪。当他站定了脚步,对天佑说:“你去准备准备,我午后去拜访晁府。”
  “啊,这么着急。”天佑又说,“老爷不是说今日家宴,是不是来不及?”
  赵明诚这才想起来,今日大哥从外进京述职,家里难得凑在一起,故而他父亲赵挺之让他今日推掉所有事情,无论如何都要在家吃午食。
  于是他想了想,便说:“我差点把这个事情给忘了,这样吧,”赵明诚走到书桌前,拿来一张信笺,“我写一封便信,你去晁府,交给晁冲之。我请他晚一点在矾楼相见。”
  说完,很快挥笔写就了一封信,交给了站在门边等待的天佑,“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叔用,明白了吗?”
  天佑接过信,小心地揣在怀里,tຊ扬脸道:“放心吧公子,我定然送到晁公子的手上。”
  赵明诚微微颔首,笑道:“去吧,回来给你好吃的。”
  “我要吃辣兔肉!”
  “行,今日家宴,我让厨房多备一点。”赵明诚笑道。
  “公子最好了!”天佑笑完,便告辞离去。
  赵明诚看着他的背影,心道:看来自己也要加一把劲才好。
  如今天气渐热,赵明诚躺在房间的一张宽阔的躺椅上,自己拿着扇子,悠然自得的模样,倒有几分超凡脱俗的气韵。
  临近中午时,天佑从外面兴冲冲跑了回来。还没进门,赵明诚就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忙从椅子上跳起来,及至天佑进了门,他方始问道:“怎么样,办妥了没?”
  天佑照例是拍了拍胸脯,“公子,我办事,你还不放心。”
  “是了!你办事,我放心。那么,”赵明诚依旧是不放心,“是交给叔用本人?”
  天佑见赵明诚很是关切,便顿了顿,好让气息平润,然后把去晁家送信的经过告诉了赵明诚。
  “公子,拿到信我就往晁公子家里赶,一刻不敢停歇。到了之后,我没有敲门声张,只是把晁公子家看门的小福子喊到了一边,塞给他几个钱,让他进去把晁公子喊出来。”
  赵明诚一巴掌轻轻拍在天佑的后脑勺上,笑骂道:“你这个小机灵鬼,还真有办法,后来呢?”
  天佑摸着头憨憨一笑,说道:“后来小福子答应了,就进去寻晁公子。没一会儿,晁公子就匆匆赶来,我便将信交给了他。”
  “他有没有问什么?”
  天佑摇头,“晁公子倒是没有问什么,只说到时候一定赴宴,还说如果自己迟了,请务必让公子你等一等他。”
  “噢,是这样。”赵明诚微微颔首,刚想交代两句,就看到有人来。
  “三少爷,老爷让我来寻你,开饭了。”
  赵明诚看了一眼天,已到了午时,便不再说什么,匆匆整理一番,便带着天佑去了饭厅。
  赵挺之如今是吏部侍郎,虽不是吏部的堂官,但威望极高。
  因为极力地推进王安石的变法,使得赵挺之在朝中获得了极大的支持,尽管和苏轼一派有极深的仇怨,但是朝廷的中枢部的态度还是支持变法。
  故而,赵挺之如今的官运十分亨通,有传言他早晚会成为宰辅,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主宰大宋的朝堂。
  上位者久矣,便不自觉间拥有不怒自威的气势,即便是在居家之中,亦可所见。
  赵明诚匆匆赶到饭厅,见到父亲赵挺之和母亲俱在,亦看到自己的大哥和二哥也在,大嫂和二嫂都坐在母亲的一侧,唯独没有见到小妹。
  郭夫人见赵明诚,忙招呼道:“明诚,你怎么才来,快来坐。”
  赵明诚见机,忙坐到了二哥赵思诚的边上。
  “哼,你大哥回京,你也不露面,整天就知道捣鼓那些破石烂铁,难道不念兄弟情谊,那些身外物比亲情还重要?”赵挺之斜眼视以赵明诚,脸上满是不悦。
  赵明诚忙站起来躬身道:“父亲教训的是。大哥回来,我理应要多多陪一陪,只是因为最近事务繁忙,一时间耽搁了,请父亲责罚。”
  赵明诚的态度很恭敬,赵挺之却不买账,胡子一蹬,说道:“你能有什么事,书也不好好读,你大哥二哥都是进士,你呢?如今也老大不小了,整天就知道玩金石,那玩意对科考毫无作用,你就不能收收心?”
  赵明诚还想说什么,此时郭夫人出来打圆场,“老爷,你可真是,孩子们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一来你就数落明诚做什么,没来由给人添堵!”
  赵挺之为人乖张阴狠,唯独对自己的这位夫人很是言听计从。从郭夫人不惧夫家的态度来看,赵挺之和郭夫人之间的感情极佳的。
  赵挺之听见郭夫人护犊子,只得一脸苦笑道:“夫人!你就惯着他吧,早晚把你我给的去见三清真人。”
  “心不诚就是死了,也见不到三清真人!”郭夫人笑道,说完,还递给了一旁站着的赵明诚,那意思是让他给父亲赵挺之陪个笑脸,这事也就过去了。
  赵明诚一见母亲的眼神,立即对赵挺之恭敬道:“父亲,儿知道错了,以后定当努力读书,早日进学。”说着就用脚碰了碰在一旁的赵思城。
  后者会意,也劝道:“是了!父亲,三弟知道错了,就让他入席吧,我都饿了。”
  见众人这么相劝,赵挺之自然也不是真的要拿赵明诚怎样,对这个小儿子,他还是疼爱有加的。只是他深知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必要时也要稍加训斥。
  赵挺之依旧是板着脸,不过已经稍稍缓和,对众人道:“你们就会包庇这个小兔崽子。行了,开饭吧!”
  话音刚落,外面等候的仆人立刻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几个人陆续来来回回地上菜。菜品极丰盛,八个热菜,八个冷碟,外加每人一盏浓白的鲜汤,是此前所未加过的。
  “这是何物?以前从未尝过、见过,竟然这般的奶白,比之羊汤要清白不少,比之鱼汤,又要更加浓蕴。”等仆人退下,赵挺之按耐不住好奇地问。
  “这是厨房吴妈妈新弄的,我尝过一次,只一个字形容——鲜!而且是极鲜,你们猜猜,是用什么做的?存诚,你是老大,你先猜。”郭夫人笑着看着三个儿子,最后点了大儿子。
  这时赵明诚却道:“奇了,我竟然没见到小妹,她怎么不在?”
  “她被一帮小姐妹喊去做插花了,要到午后才能回来。我让人陪着她,不要紧,想来饿不着她。”郭夫人道。
  “汴京城目下有头有脸家的女子呢,不论年纪大小,都喜欢做这种雅集,也不知是好是坏。”赵明诚轻笑道。
  “这与你何干,别乱说话!”赵思诚瞪眼说道。
  “行了你们俩,看我来喝一口汤。”赵存诚用调羹挖了一勺汤,送到嘴里,然后品尝一番,紧接着脸上露出极满足的表情,随即喉咙“咕咚”一声,将那一口汤咽了下去。
  “母亲,这是什么汤,如此鲜美,难以用言语形容。”
  “你们倒是想一想,古之‘鲜’字,作何解?”郭夫人问。
  “这还不简单,鱼羊者为‘鲜’也。只因为这二者都是极鲜之物。噢,”赵明诚忽而想到,“我知道了,这碗汤该不会是由鱼和羊一起熬制的吧,难怪会这般鲜美。”
  “是了!”郭夫人笑着,面露得意道,“这还是我想到的主意,对吴妈妈提了一嘴,没想到她放在了心上,这一日赶在存诚回家,还真做出来了。”
  经过这一场插曲,家宴的氛围从一开始的紧张变得轻松起来。
  一家人话题越聊越多,也越聊越私密。
  终于,郭夫人谈到了赵明诚的婚姻之事上。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